理解遗传学: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是否会跳过几代? | March

理解遗传学: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是否会跳过几代?

0
0
0
0

0 评论

post media

Recessive X-Linked Ichthyosis

avatar

March

2 月,3 周前

什么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指在个体继承了两份突变基因(分别来自每个父母)时发生的遗传病。这个术语提供了两个关键线索以了解其运作方式。“常染色体”意味着该基因位于编号的非性染色体上,这就是这些病症为何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相等的原因。“隐性”意味着该特征或疾病只有在两份基因都突变时才会显现。

只有一份突变基因的人被称为携带者。他们通常是健康的,没有任何症状,因为他们的另一份功能性基因足以防止该疾病。这种依赖于携带者的独特遗传模式正是这些遗传特征为何在世代之间似乎消失,随后又在家谱中意外重现的原因

跨世代遗传的遗传学

常染色体隐性特征能够“跳过”世代是其一个定义特征,而这完全可以通过遗传携带者的作用来解释。这一过程遵循可预测的概率规则

  • 携带者的无声传递: 携带者在每次怀孕时有50%的机会将其不起作用的基因传递给孩子。如果孩子从另一位父母那里继承了一份正常基因,他们也会成为健康的携带者。这使得突变基因在一个家族的血脉中静静地传承了数代,而不引起任何健康问题

  • 特征的重新出现: 只有在两个携带相同病症的个体结合生育孩子时,疾病才会表现出来。在每次怀孕中,父母都有特定的25%机会同时传递出他们的不正常基因。这将导致孩子有两份突变基因,使疾病在缺失数代后浮现出来,有时甚至延续了多个世代

  • 理解几率: 重要的是要记住,这25%的机会对于每次怀孕都是独立的。拥有一个受到影响的孩子并不意味着接下来的三个将不会受影响。每次概率都会重置,就像投币一样。两个携带者父母可能会偶然生育多个受到影响的孩子,也可能根本没有

如何通过家谱揭示模式

在绘制家族的医学历史时,常染色体隐性性状的模式变得清晰。与通常在每一代都出现的显性遗传病不同,隐性遗传病通常会在家谱中形成缺口,特征不明显

例如,您可能会看到一个家谱图,其中第一代的个体有疾病,但第二代的所有孩子都没有受到影响。然后在第三代中,一个孙子出生,具有相同的疾病。这种“跳跃”是隐性遗传的经典标志

在这种情况下,中间(第二)代的个体被称为“必然携带者”。由于他们有一位受影响的父母和一位受影响的孩子,我们可以明确知道他们必须携带不正常基因,即使他们自身是完全健康的。他们形成了允许特征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无形桥梁

使特征更有可能重新出现的因素

虽然两个携带者父母的25%概率是生物常量,但隐性特征在现实世界中出现的可能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改变了两个携带者共同育有孩子的几率

几种情况可以增加这种可能性:

  • 基因频率: 如果突变基因在一般人群中较为常见,该特征更有可能重新出现。如果一个等位基因广泛存在,那么两个无关携带者相遇并组建家庭的机会显著增加

  • 近亲婚配: 亲属之间的结合(如表兄妹)提高了生育受影响孩子的概率。亲属更可能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完全相同的稀有突变基因,从而增加了他们都是该基因携带者的几率

  • 创建者效应: 在基因隔离的社区中,来自某个原始成员(“创建者”)的突变基因可能由于有限的基因混合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异常普遍。这提高了该特定群体中的携带者频率,使得相关疾病的重新出现比在全球范围内更为常见

#recessive_x_linked_ichthyosis

0
0
0
0

0 评论

post media

Recessive X-Linked Ichthyosis

avatar

March

2 月,3 周前

率先分享您的想法!

暂无评论。欢迎分享您的见解、提出问题或为社区提供支持,开启对话。

user-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