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头症与自闭症: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 | March

小头症与自闭症: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

0
0
0
0

0 评论

post media

Amish Lethal Microcephaly

avatar

March

2 月,3 周前

微头畸形会导致自闭症吗?了解二者的联系

在神经发育研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微头畸形——这种以头部尺寸小于平均水平为特征的疾病——是否会导致自闭症。直接的答案是否定的;微头畸形并不导致自闭症。相反,这两种情况常常是相关的,作为单一潜在遗传或发育问题的症状共同出现。本文探讨了这一关联的性质,重点关注可能导致自闭症诊断和大脑异常生长的共同生物途径

什么是微头畸形及其与自闭症的联系?

微头畸形是一种医学疾病,当个体的头围在标准生长图表上测量为第3百分位或更低时被诊断为此状态。这意味着其头部比相同年龄和性别的97%的同龄人要小。这种小尺寸不仅仅是美容问题;它通常反映了在怀孕期间未能正常生长或在出生后停止生长的发育不良的大脑

根据其临床定义,微头畸形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3%。然而,专注于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个体的研究一致发现更高的发病率,一些报告显示发病率在6%到15%之间。这种显著的重叠表明,导致自闭症的生物因素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干扰早期大脑的生长。这一联系指向了影响这两种情况的共同遗传或神经生物学途径,使微头畸形成为特定亚组自闭症个体的一个重要身体标志

DYRK1A基因:共同的遗传根源

遗传研究已开始揭示特定基因作为微头畸形和自闭症的共同原因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基因是DYRK1A基因。这种单一基因的有害突变现在被认为会导致一种特定的神经发育综合征,具有可识别的特征集合。这一发现帮助临床医生识别自闭症的特定遗传亚型,并提供了关于可能导致该病症的多种生物途径的更清晰的视角

微头畸形是DYRK1A综合征的主要身体标志。研究显示,携带这些突变的儿童的头部尺寸平均比其父母小约三个标准差。由于头围是儿科医生所测量的一项简单而常规的指标,因此它作为一个方便且强有力的线索,可以指向潜在的与DYRK1A相关的诊断。

有趣的是,尽管DYRK1A综合征的特征与自闭症有很强的重叠,但正式的诊断率揭示了临床评估的复杂性。在所有携带DYRK1A突变的个体的研究中,约43%有正式的自闭症诊断。然而,当分析仅限于那些经过全面临床评估的个体时,这个数字跃升至70%。这表明,对于有广泛严重医疗和发育问题的儿童,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可能会被掩盖或在没有专业评估的情况下难以识别。

自闭症与微头畸形共存的临床特征

当自闭症与微头畸形共同发生时,往往会形成一个独特的临床特征。该特征通常不是由更严重的核心自闭症特征定义的,而是由对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所需实用技能的更大影响所定义。理解这些相关特征对于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至关重要,该支持能够满足个体的全面需求

这一亚组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认知障碍或智力残疾的程度更为显著。研究一致表明,携带微头畸形的自闭症个体作为一个群体,其智商明显低于头部尺寸正常的自闭症个体。这种智力挑战往往是他们临床表现的基础,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解决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

这一特征也标志着在自适应行为方面面临重大挑战,这些行为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基本技能。研究表明,患有共存自闭症和微头畸形的个体在自适应功能的所有领域包括沟通、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和进食、社交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得分通常较低。这些广泛的困难可能对个人实现独立性造成实质性影响

一个重要发现是微头畸形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如社交沟通障碍和有限或重复行为——更加严重。当临床医生使用标准化评估时,他们常常发现微头畸形的自闭症个体与非微头畸形的自闭症个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这一独特的特征更多地是由共存的认知和自适应障碍所定义,而不是自闭症本身的加重

硬币的另一面:大头畸形与自闭症

值得注意的是,自闭症中的异常脑生长不仅限于小头部尺寸。实际上,更常见的身体标志是大头畸形(异常大的头部),这与一组不同的基因如CHD8和PTEN有关。这对比突显了自闭症并非单一实体,而是一系列具有多样生物起源的病症,其中可能发生大脑的发育不足和过度生长

探索其他潜在途径和复杂性

尽管单基因突变为某些个体提供了明确的答案,但微头畸形与自闭症之间的联系往往更为复杂。诊断的过程可能揭示出超过简单遗传蓝图的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表明其他生物系统和环境因素可能显著影响孩子的发展路径

血管对症状的贡献

除了遗传因素外,大脑的健康依赖于稳定的血液供应。在某些情况下,流向大脑的血流减少——有时是由于动脉的微妙和隐蔽损伤——可能使大脑细胞缺乏氧气和营养物质。这可能导致或加重看起来像自闭症的发展症状,强调了神经血管健康是这一难题的关键部分。

遗传不确定性的挑战

基因组测序的日益使用引入了新的复杂性。测试发现“意义不确定的变异”并非罕见。这意味着虽然存在遗传差异,但其在导致观察到的症状方面的直接作用并未得到明确证实。这突显了现代医学中的一个关键挑战:区分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突变、仅仅增加易感性的变异和完全偶然的发现

“双重冲击”发展模型

基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很少是一条单向街道。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双重冲击”情境。孩子的基因可能造成一种脆弱性(第一次冲击),但症状可能仅在发生其他生物压力源时(第二次冲击)才出现或加重,例如降低血流。这一模型帮助解释了为什么具有相似基因构成的个体可能会有大相径庭的结果,并提出解决生理性压力源可能会减轻先前仅归因于遗传的症状的可能性

#amish_lethal_microcephaly

0
0
0
0

0 评论

post media

Amish Lethal Microcephaly

avatar

March

2 月,3 周前

率先分享您的想法!

暂无评论。欢迎分享您的见解、提出问题或为社区提供支持,开启对话。

user-avatar